最新商机 RFID产业 物流行业 运输行业
您现在的位置:物流技术网> 资讯中心> 人物专访> 金达仁:我国制造业面临三大挑战
金达仁:我国制造业面临三大挑战
——对话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管理工程分会常务理事金达仁

2014年01月10日 17:24  物流技术网  点击:2879
分享:
  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三大挑战和压力。
  
  一是世界工业发达国家蓄势占优和新兴经济体追赶比拼带来的双重挑战;二是世界经济尚未持续强劲复苏,国内经济明显放缓带来的双重压力;三是以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以信息技术应用和制造业发展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和压力。
  
  面对这一严峻态势,我国制造业唯有积极主动应对,加快推进基于两化(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的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广义来看,两化融合是一个、复杂的企业创新发展系统工程,涉及范围不但包括以往的IT应用、软件实施和网络平台建设,更是包括企业信息的集成应用、整体业务的优化重组,研发体系和运营体系的建立健全,产品研发和制造工艺水平的整体提升、加工设备及配套体系的更新换代和设备及车间工艺布局的优化调整等等,特别是要将它们实行紧密融合。
  
  那么如何推进,才能有效提升制造业两化融合水平?
  
  此前,笔者曾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制造业企业推进两化融合,如同加工零件和产品总装一样,也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先进的工艺规程(工艺路线和工艺要求)。也就是说,企业只有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去推进两化融合,才能有效提升两化融合水平。
  
  两化融合工艺规程
  
  一般而言,制造业两化融合工艺规程主要包括八道工序和要求。
  
  首先是加强培训。
  
  企业应深入开展基于两化融合的系统培训,而不仅仅是以往的IT应用、软件功能和实施专题培训。通过培训,既要提升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更要提升他们系统思考,科学推进两化融合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是评估现状。
  
  企业应围绕自身发展战略,央企应围绕“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企业”的战略目标;委托专业机构定期开展基于创新发展的两化融合对标分析和专题评估,找出差距,制定措施,持续改进。
  
  第三是成立机构。
  
  企业应成立两化融合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两化融合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规划和项目投资预算,建立两化融合工作绩效考核机制,加强两化融合投资效益分析,督促推进两化融合项目实施并解决相关问题。
  
  第四是制定规划。
  
  企业应委托专业机构制定基于先进技术、创新发展、需求分析和企业实际的两化融合总体规划和技术改造规划,并将其作为支撑体系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整个规划应具有先进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目标应明确量化,并分期分批推进实施。
  
  第五是设计方案。
  
  企业应在两化融合总体规划和技改规划审批通过的基础上,视工作进度并委托专业机构对业务优化重组、应用软件实施、信息集成应用、网络平台建设和设备(工艺)改造升级等主要子项展开相应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相关方案和设计也应体现先进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应用目标也应明确量化。
  
  第六是选择设备。
  
  企业应根据需求分析选择设备,包括应用软件、网络设备、加工设备、生产线和相关服务等。既要分析相关设备的先进性和适用性,更要考查供应商和服务商的能力、水平和信誉,且以招投标形式选定。与此同时,软件公司要尽快转变以往以软件产品技术销售和实施为主的经营模式,推动自身转型升级,为企业提供高水平的管理咨询和增值服务。
  
  第七是推进实施。
  
  企业应根据总体规划,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合理设定每个子项的阶段和关键环节,明确每个阶段和关键环节的目标、内容、范围和成果形式。对主要子项的整个实施过程,应建立项目监理制,确保子项的成功实施。
  
  第八是评审验收。
  
  企业应科学建立两化融合项目及各子项的评审和验收机制。根据预定目标、内容、范围和考核指标,理性、定量、定性的分析评估两化融合总体项目及各子项的完成情况、整体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持续改进建议。对参与项目评审验收工作的专家的专业构成要合理配比。
  
  总之,制造业能否快速、有效推进两化融合,既考验企业科学推进两化融合的能力和水平,更是考验企业制定两化融合总体规划和推进项目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来源:中国物流设备网)

更多相关信息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物流技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物流技术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服务|广告服务|会员服务|企业建站|旗下网站|友情链接|诚聘英才
物流技术网 Copyright 56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