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您现在的位置:物流技术网>技术首页>技术动态

企业直播推荐

更多>
合肥精大仪表宣传片

合肥精大仪表宣传片回放

开播时间06-08 14:00

产品推荐

更多>

对射频识别技术的四大认识误区

2008
12-24

16:05:11

分享:
1686
来源:
     严格地讲,RFID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在很多边缘领域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只是在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在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推动下,RFID才变得这么炙手可热。作者在这一年多来也一直在关注着RFID的发展动态,在冷静的思考后,发现当前不少人对RFID的认识陷入了几个误区: 
    误区1:RFID比BarCode(条形码)更*,能够提升中国的物流发展水平。 
    坦率地讲,作者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个新技术的追捧者,也始终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注:不是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还远远没有成为中国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作者不怀疑RFID在效率、准确性方面都比BarCode有很大的优势,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在比较RFID是不是比BarCode在技术上更*,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物流发展需要的是什么技术?当我们还在为供应商无法在每个产品甚至在托盘或者箱一级提供条形码而发愁时,当我们的大部分企业还根本不知道RF为何物时,当企业在为一个条形码标签的成本是5分还是1毛左右为难时,您就能想象得到在中国的物流行业推行RFID是多么脱离实际。 
    误区2:将RFID的作用和EPC的作用混淆。 
    在很多场合,RFID的用途和EPC的用途都被混为一谈。实际上,RFID是一种纯粹的芯片和无线应用技术,它有两种不同方式的应用。一种是在RFID上存储多元信息,通过读取RFID就可以了解货物的详细信息;而另外一种则只是记录一个标识,更多的信息是通过标识从数据库中进行读取。*种方式的成本压力是显而易见的,它要求芯片的容量要足够大,而且一定要可重复读写以反映货物的动态,由于涉及到成本的问题而使它的应用前景暗淡,有理由相信在很长时间内这种方式的应用将继续停留在诸如防伪和设备跟踪等领域。第二种方式是目前大家普遍认同的发展方向,但是只要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种方式下的RFID其实和BarCode并没有非常本质的区别,很多人赋予RFID的梦想其实是和一个很有创见也很有雄心的EPC(ElectronicProductCode)组织密切相关的。按照EPC的设想,处于供应链上的每一个单元的商品都将有一个惟一的EPC编码,该编码中包含了制造商、产品、批号和序列号的信息,而其他信息如成分、尺码、重量、生产日期、产地以及物流信息则以PML(PhysicalMarkupLanguage)的形式存放在Internet或者另外一个网络的某个位置。正如我们在Internet上通过一个URL和DNS服务(域名服务)可以了解隐含在URL之后的丰富内容;在EPC网络上,通过EPC和ONS服务(对象名称服务)将可以了解每一个单元商品的详细信息和物流动态。如果你*认可EPC网络的潜在价值,那么你无论是扫描BarCode还是读取RFID,EPC网络发挥的作用都是同样的,EPC网络依靠BarCode*可以运营的很好而不会有什么不便。 
    误区3:RFID能够增强供应链的透明度,提升供应链管理的效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RFID和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没有直接的关系,真正有关系的还是EPC网络。其实,目前上下游企业之间有很多已经通过EDI方式在进行信息交换,这种方式至少在目前的国内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的。许多已经成功实施ERP系统或者其他信息系统的企业,也已经适应了这种EDI的方式并认可了它对于供应链透明度和供应链效率的价值。 
    误区4:RFID能够提高物流中心内部的运作效率和节省劳动力。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使用RFID后在物流中心内的收货、发货等环节将不再需要人工地去一一扫描商品,可以大量节约劳动力,提高运作效率。没错,相对于BarCode来说,RFID追求的是一种ScanFree(免扫描)的操作,理论上可以使运作效率得到提升,劳动力得到节省。但是,在国内物流业未来10年内谈劳动力大幅度节省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使用RFID所投入的成本已经远远超出了节省的劳动力的成本。我们普遍认可的一个事实是,目前国内物流中心使用WMS系统进行管理的还不是很多,使用了BarCode和RF进行管理的更是少数。如果说提率,BarCode和RF在大部分系统中对国内的物流企业已经足够。在BarCode还远未被宣判“死刑”前,让我们把RFID放在一边,继续加大力度去推行BarCode吧。 
    笔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绝非要否定RFID本身,既然这一技术已经兴起并得到了以沃尔玛等为首的产业联盟的试行推广,我们就应当对此技术保持密切关注。但是,我们在用一只眼睛关注RFID的时候,别忘了用另外一只眼睛去关注那些早已经被证明是成功技术的BarCode和RF,它们对中国同样是新兴科技和*的科技。让沃尔玛等这些*去承担新技术的风险和成本。当RFID已经被证明是成熟的技术,当RFID的价格向今天的标签一样便宜时,让我们去欢迎RFID吧。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物流技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物流技术网,https://www.56j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

QQ联系

咨询中心
客服帮您轻松解决~

联系电话

参展咨询0571-81020275会议咨询0571-81020275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