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明星企业

挑战高寒极限 福田汽车完成*全气候纯电动客车测试

2019-01-17 19:38:30盖世汽车阅读量:1079 我要评论


导读:2019年1月16日,福田欧辉全气候纯电动客车极寒环境试验在中汽中心呼伦贝尔冬季汽车试验场取得了突破。

  原标题:挑战高寒极限 福田汽车完成*全气候纯电动客车测试
 
  2019年1月16日,福田欧辉全气候纯电动客车极寒环境试验在中汽中心呼伦贝尔冬季汽车试验场取得了突破。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光连,*院士、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王朝阳教授和福田汽车欧辉客车事业部研发副总裁秦志东,及科研专家、技术研发团队等共同参与了本次试验。
 
  福田欧辉全气候纯电动客车顺利通过车辆低温启动试验、车辆低温行驶试验、车辆爬坡试验等多项测试。测试结束后,参与测试的专家及研发团队对本次测试进行了精彩分享。据悉,本次的测试项目对车辆运营环境挑战,完全可以满足北京2022年*对车辆运营的严苛要求,意味着福田汽车以雄厚实力傲居新能源客车领域之巅,在舞台上彰显中国客车风采。
 
 
 
【福田欧辉全气候纯电动客车进行爬坡试验】
 
  迎战冬奥 福田汽车完成高寒测试
 
  不惧严寒,福田汽车顺利通过高寒测试。对此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光连表示,“今天参加我们的试验是很有意义的活动。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在北京2022年*中的应用,我们开展了多项研究课题,此次试验是其中的课题之一。这个课题一共有三个项目,主要是围绕电池的单体开发、电池对整车的匹配研究、电池的工业化、产业化技术。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低温环境下的电池条件得到了改善,下一步电池的研究还要做很多工作,所以我们会持续地推动我们的科研团队和我们这些企业,不断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围绕着电池、整车技术,开展科研研究,助力新能源汽车企业成长。”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光连】
 
  动力电池技术新突破,福田汽车彻底解决了纯电动客车在冬季续驶里程急剧下降、无法启动、衰减、安全隐患等诸多难题,对纯电动客车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科委的*下,我们组建了一支化的研发团队,为北京2022年*做准备。这次测试主要是北京2022年*车辆交付之前的基本定型实验,本次试验有几个重要的测试,个搭载全气候电池的整车冷启动、第二个比较重要的是全气候低温增焓空调制热、第三个是车辆爬坡测试。这几项的测试结果都非常好,试验数据达到了我们的预期,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技术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无禁区。”*院士、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院士对本次测试表示肯定。
 
【*院士、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孙逢春】
 
  在电池技术突破方面,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王朝阳教授对电池技术突破也很乐观,他表示,“中国是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大概占了60%,像今天的试验数据已经实现了突破,在全气候纯电动客车方面比国外超前,所以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解决更多的问题,在新能源研发技术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王朝阳教授】
 
  推动全气候新能源汽车发展,让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不再有禁区。“福田汽车在电动车领域一直全力发展,在北京科委的下,在院士专家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用很短的时间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希望在2019实现全气候纯电动客车小批量商业化示范运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福田汽车欧辉客车事业部研发副总裁秦志东表示。

【福田汽车欧辉客车事业部研发副总裁秦志东】
 
  体验极寒 福田汽车驰骋冰雪之乡
 
  新技术、新突破、新体验。福田欧辉全气候纯电动客车高寒测试的顺利完成,是全气候新能源汽车向前迈进的一大步。测试结束后,出席本次活动的*、技术专家和研发团队共同登上了福田欧辉全气候纯电动客车,近距离感受福田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品质实力,在体验过程中,福田欧辉全气候纯电动客车电池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了现场嘉宾的一致认可。

  【福田欧辉全气候纯电动客车极寒环境试验】
 
  备战冬奥,福田汽车时刻准备着。在本次测试中,福田欧辉全气候纯电动客车凭借其严苛的技术、过硬的品质的完成了所有测试项目,以新能源客车市场展现出独特的技术实力和品质魅力,了行业新标准。未来,福田汽车将持续发力,以日益丰富的资源、踏实作风和创新步伐,助力全气候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向、节能、安全、全气候方向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