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环会
当前位置:物流技术网>新闻首页>编辑视点

浅析影响我国再制造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2015-03-03 10:04:03中国起重机械网阅读量:13959 我要评论


导读:据预测,目前再制造服务产业年产值已超过1400亿美元,在发达国家再制造服务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几乎扩展到汽车、机电设备、国防装备等所有领域,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再制造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哪些因素影响了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呢?

  导读:据预测,目前再制造服务产业年产值已超过1400亿美元,在发达国家再制造服务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产业,几乎扩展到汽车、机电设备、国防装备等所有领域,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再制造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那么哪些因素影响了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呢?



浅析影响我国再制造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认知度低阻碍行业再制造发展

  “什么再制造产品,不就是二手货吗?”其实再制造并不是像人们理解的那样。罗百辉表示,再制造产品是一个整体产品被回收后拆解,进行清洗、修理或更换已破损的部分,然后在有需要的地方进行技术更新,后再将零部件组装成成品,打上新的识别码和序列号,成为一个新的“生命体”。在这一过程中,一个发动机会被拆成上千个零件,有的零件可以用五六次,有的则可以永远重复使用。因此再制造绝不仅仅是维修和改造,而是升华到一个新台阶。再制造产品经过厂家的处理后,产品性能不差于新产品。

  但是,目前,大多数工程机械从业人士对再制造产品的认识仍然存在与表面,对再制造产品存在着一定的抵触心理,严重阻碍了行业再制造的发展。

  成本偏高再制造产品推广难

  据*代表、玉林柴油机集团公司董事长晏平介绍,机械零部件的再制造过程涉及到、运输、物流、电力、煤炭、加工等环节,一吨的再制造产品可以产生4吨的工业废料,还有大量的固定废料。节能能达到60%,节约材料达到70%,成本实际上不到原来的50%。由此看出,机械配件行业再制造的利润空间巨大,但是,相比于工程机械配件再制造而言,工程机械整机再制造成本则要高许多。例如,一台废旧挖掘机要经过清洗、拆解等工序,然后被分解成约1.2万个零件。价值高、可维修的零件被重新修复,已损毁、关键性零件则被直接更换。需要经过20天至25天的重新装配、测试等环节,一台废旧挖掘机才可以完成再制造过程。但遇到一些比较老款的工程机械产品时,那些零部件就比较难找到合适的,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产品再制造的困难。

  由于工程机械整机再制造的成本偏高,再制造产品的价格也就比较高。据罗百辉调查,目前工程机械市场上,再制造产品的价格大概是新机的80%。再加上,目前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终端用户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一次性消费观念,终端用户对新产品的接受度远远要高于再制造产品。很多用户认为工程机械整机再制造产品价格偏高,而且对机械的性能存在着一定的疑虑,相对而言,他们更愿意购买花多点钱购买新机。也有人表示,如果工程机械再制造产品价格占新机价格的50%,他们则会考虑购买再制造产品。

  旧件回收困难以及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还没有开放废旧零部件自由流通市场,旧件回收是再制造企业面临的首要难题。根据2001年6月颁布并沿用至今的*第307号令第十四条规定:“报废汽车回收企业拆解回收的报废汽车,五大总成(汽车发动机、转向器、变速器、前后桥、车架)应作为废金属,交售给钢铁企业作为冶炼原料。”这一规定使再制造企业只能从固定用户或者汽车维修市场收购旧件作为再制造原料,根本不能满足生产和市场需求,这就造成正规的再制造企业获得旧件困难的局面。

  此外,国家对于工程机械产品还没有强制报废立法,大多数用户对旧设备采取修修补补勉强使的被动作业状态,而不是马上实行报废,大多数的废旧工程机械被当做废铁回收进废铁厂回炉处理,这制约了再制造产业的原材料供应。

  在我国海关进出口条例中,只有对新品与废品的管理条例,对介于两者之间的“旧件”则缺少对应条款,甚至还有很多人将限制设备旧件进口,理解为阻止洋垃圾进入中国,即使一些废旧零部件得以进入中国市场,在国内也有可能受到“歧视”,被认为是“洋垃圾”予以没收,企业也遭到罚款,这样,“再制造”企业获得血液、发展壮大的可能性就在源头被扼杀了。

  我国工程机械整机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现在处于艰难的发展阶段,但是大规模推广却存在着巨大的阻碍,需要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再制造产品的认知度、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企业的不断努力。
版权与免责声明: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兴旺宝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物流技术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全部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符)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2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