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机 起重机 输送机 条码数据采集器
您现在的位置:物流技术网>技术中心>    说明书>    可以印刷的电子标签
可以印刷的电子标签
  • 关键词:
  • 资料类型:
  • 上传时间:
    2009-04-25
  • 上传人:
      
  • 下载次数:
    497
  • 需要积分:
    0
  • 暂无上传相关文件
  • 资料简介
  • 降低标签成本10倍
      自世界*零售商沃尔玛宣布大范围使用RFID和美国军方宣布*物品均使用RFID标签来进行识别与跟踪以来,近年RFID技术开始在范围内掀起阵阵高潮,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相关芯片及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目前RFID技术正处于迅速上升的时期,被业界*为是本世纪技术之一,RFID商品标签也被认为将是今后商品交易及物流中采用zui广的技术之一。但RFID标签的高成本却制约着这一技术的普及(RFID标签的成本大约在每枚0.2美元以上)。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RFID标签设计及制作工作一直在寻找新的途径。近年来国外已经开始有机RFID标签技术的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采用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能够使IC电路制备在便宜的塑料基底上,进行取代硅芯片的方案,zui后通过印刷方式进行批量生产。据估计,这种有机RFID标签的成本将有望降至0.01~0.02美元甚至更低。作为一个低成本的选择方案,有机RFID将在世界范围内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与硅片RFID技术相互补充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可印刷的RFID
      有机RFID技术其基本原理同半导体RFID一样,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电感或电磁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有机RFID标签(应答器)和阅读器(读头)。在实际应用中,有机电子标签附着在被识别的物体上,当带有有机电子标签的被识别物品通过其可识读范围时,阅读器自动以无接触的方式将有机电子标签中的约定识别信息取出,从而实现自动识别物品或自动收集物品标志信息的功能。有机RFID技术除了具有半导体RFID技术的优点以外,还具有便宜、厚度可以非常薄等特点,可以制成柔性电子标签,使用时可以随意粘贴,不受软硬度及厚度等限制,将来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军事物流等众多领域。
    有机RFID标签
      有机RFID作为一种新事物,是有机半导体和RFID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有机RFID标签的工作原理、结构、功能及频谱划分等与无机RFID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二者主要的区别在于材料和加工工艺的不同。无机RFID标签的芯片部分需要通过复杂及昂贵的IC工艺在硅片上制备出来,然后再与天线部分集成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标签。而有机RFID标签则力图全部通过印刷技术,用金属和有机物墨水把天线和芯片直接制备在同一衬底上,因为采用了印刷电子技术,有机薄膜晶体管能够使电路制备在便宜的塑料基底上,通过卷对卷(R2R)印刷技术批量生产有机RFID标签,这样制作工艺将得到简化,成本也将大大地降低。据Nature Materials Commentary杂志报导,全有机的RFID标签成本将降至每枚0.01~0.02美元。如果有机RFID技术成熟的话,Nature期刊所设想的一种产品可能将大量进入市场: 这种产品将显示部件、传感部件和RFID标签集中于一种商品上。这样对每件商品,消费者可以直接知道其保鲜度、颜色、温度等有关质量信息。
      有机RFID标签的结构在组成上与无机RFID标签并无多大差异。RFID标签主要由天线、整流器、IC芯片及负载调节器部分组成。读写器将要发送的信息,经编码后载在某一频率的载波信号上经天线向外发送,进入阅读器工作区域的电子标签接收此脉冲信号,卡内芯片中的有关电路对此信号进行调制、解码、解密,然后对命令请求、密码、权限等进行判断。若读命令,控制逻辑电路则从存储器中读取有关信息,经加密、编码、调制后通过卡内天线再发送给阅读器, zui后阅读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解密后送至*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因此有机RFID技术的发展还将得益于多项技术的综合发展。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大致包括: 有机半导体技术、芯片技术、天线技术、无线收发技术、数据变换与编码技术、电磁传播技术等。
      RFID标签按其发射方式可分为反射式和发射式两种。反射式(通常为无源标签所采用)将阅读器发射的高频信号经过标签内产生的识别信号调制后,形成的已调信号反射发送到阅读器中。阅读器将接收到已调信号,并解调出识别信号进行识别。发射式(通常为有源标签采用)射频卡内有高频载波发生电路,该电路产生高频载波,并被卡内产生的识别信号调制,调制后的已调信号发送到阅读器中。
      美国的3M公司早在2003年就采用并五苯(Pentacene)等高性能的导电材料制作了储存信息量为1位,频率为125KHz的并五苯RFID标签。电路部分几乎全部采用有机薄膜晶体管制作而成。有机射频卡电路是属于反射式的,7环振荡器和或非门构成识别信号发生电路,产生振荡脉冲识别信号,调制阅读器发出的高频信号,并反射给阅读器,阅读器接收到已调信号,并解调出识别信号进行识别。有机RFID应答器的电路部分包括脉冲识别信号产生电路、缓冲放大电路及射频信号调制电路。
      储存信息量大的有机RFID标签则需要加入储存电路部分。在这方面德国PolyIC已经做出了惊人的成果。成功开发出32和64字节内存的有机RFID产品,除天线部分外,调制电路、储存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等内部电路均使用有机材料,集成了数百上千个有机薄膜晶体管。
    研究近况及市场概况
      目前世界各国都认为有机RFID市场前景巨大。至于技术的发展,目前都还在探索阶段。各国家、地区和机构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尤其各国已经有专门的公司进行相关项目的投资。比如,美国Organic ID、IBM和德国PolyIC等公司。
      美国的3M公司用一种便宜的导电塑料来替代传统的硅晶体材料,这种材料名叫并五苯(Pentacene)。根据该公司公布的消息,利用并五苯作为芯片半导体材料的标签已经可以被几厘米外的读取装置识别。
      OrganicID(Weyerhaeuser公司的子公司,主要生产可印刷的RFID塑料标签)计划设计制作一种高分子标签,其工作频率为13.56MHz。 2004年该公司已经申请了有关NQS模式的低性能晶体管电路设计技术方面的。到了2004年12月份,该公司宣称制作出了已经满足17MHz工作频率的一种有机RFID标签。
      2006年,德国PolyIC GmbH & Co.KG开发出了使用印刷和卷对卷技术生产的有机无线射频识别标签,为数据保存集成了8位RFID标签,集成了数百个有机晶体管,有机晶体管使用的半导体为Poly-3-alkylthiophene(P3AT)。制作完成10个月后其特性仍未出现下降。因此,该公司认为这种无线标签能够确保1年以上的元件寿命。
      2007年6月,PolyIC又开发出32位和64位存储有机RFID标签,工作频率为13.56MHz。
      另外近期有机整流器方面也有较大的突破。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于2006年已开发出激活无源RFID标签的有机整流二极管,该二极管的工作频率高达50 MHz。
      日前韩国顺天(Sunchon)国立大学化学工程学教授Cho Kyu-jin和他的开发团队利用的有机传导材料开发出了一款芯片,这款新开发的芯片可以用来制造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产品。利用喷墨打印技术,zui终将生产出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产品的成本减少为十分之一,将每个识别标签的价格降至0.004美元。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NanoMarkets称,目前在印刷电子市场,RFID占的份额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但到2014年将增长到30%。NanoMarkets表示,2012年有机RFID市场将达到45亿美元。2015年,使用有机电路的RFID市场规模将达到116亿美元。
      目前,采用有机RFID标签的应用已经在国外出现,刚刚结束的2007年德国有机电子大会(OEC-07)成功地在其大会票证上采用了印刷式有机RFID标签。标签内存为4个字节,运行频率为13.56MHz,由PolyIC提供。PolyIC称其两款印刷式有机RFID标签目前正用于一些试点项目,用量达10万个。
      自从1997年*个*由高分子制备的有机RFID标签诞生以来,有机RFID技术已经在实验室取得巨大的进步。欧美各国宣称,有机RFID技术将很快走出实验室,进入市场,与无机RFID相媲美。目前,部分销售打印有机RFID标签的公司在国外已经开始出现。近期发展趋势虽然还是以发展无机RFID技术为主,但从长远发展看,有机RFID有可能成为将来主导各行业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
    应用前景广阔
      面对新颖的有机RFID技术,欧美等大国一如既往地追逐及投资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技术,新加坡及韩国都已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包括有机电子标签技术及应用的项目,而中国的大部分企业一直处于观望的状态,虽然目前已经开始尝试无机RFID在一些领域的应用示范,但在技术基础方面远远落后于欧美各国,加之标准待确立和产业基础薄弱,诸多因素制约着RFID技术在中国这个世界潜力的消费市场难以大规模运行。如果有机RFID的研究及应用方面迟迟不肯投资,在未来新崛起的有机RFID产业里又必将落后于欧美、日韩和新加坡等国。只有在快要占领市场的有机RFID技术方面尽早投入,将来才可能分得一杯羹。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物流技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物流技术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本站服务|广告服务|会员服务|企业建站|旗下网站|友情链接|诚聘英才
物流技术网 Copyright 56js.com all rights reserved